2025年9月30日下午,厦门华厦学院人文通识系列讲座第256期一一《正在消失的闽南老手艺》在俊秀厅顺利举行,此次讲座有幸邀请到厦门市湖里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杨秀晖。杨老师向我校师生深情讲述闽南地区传统手工艺匠人千辛万苦精进技艺的故事,展现他们在时代变迁中对技艺的坚守与热爱,我校师生共450人到场听讲。
讲座开始前,杨秀晖老师向我校赠送她撰写出版的书籍,我校图书馆馆长黄亚宁老师接受赠书,并与杨秀晖老师合影留念。

(杨秀晖向我校赠送书籍)
讲座伊始,杨秀晖老师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资料,向同学们展示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她指出闽南文化是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融合。在语言、民俗等方面都保留着中原文化的痕迹,如闽南语中古汉语的遗存,以及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同时闽南文化又深受海洋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讲座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了闽南文化的丰富多彩,让同学们对闽南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杨秀晖在讲座中)
杨老师分享了多位闽南老匠人的故事,如最后的“吹糖人”制作者陈亚粿、擅长闽南芋头粿制作技艺的李敢奶奶、戏曲水袖技艺精湛的苏燕蓉老师……讲述了他们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坚守传统技艺,以及面临的传承困境。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不时发出惊叹,对闽南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赞叹不已。

(同学们认真听讲座当中)
讲座结束后,我校通识课程建设委员会主任刘海翔教授为杨秀晖老师颁发致谢旗,并合影留念。

(通识教育中心为杨秀晖颁发致谢旗并合影留念)
撰稿人:黄紫盈
2025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