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中心资讯 >> 正文

通识教育,打破了思维局限

2017-04-17 10:52:19  点击:[]


      “现代教育体制专业化、精细化的学科分类,在提高专业培养质量的同时,也硬生生地隔断了人之为人的完全性。于我而言,通识教育正是寻找这种完全性。我的专业虽然是哲学,但在触及艺术、历史、政治甚至科学等领域的时候,不同的视角一次次帮助我打破了自身的局限性,达到一种与人、社会、世界的感通。”北京大学哲学系2014级本科生徐玄灵说。

  不只是本科生,研究生也在通识教育中深受启发,北大历史学系2015级博士李宇恒说:“专业教育的功用也许立竿见影,通识教育则并非如此,它像是从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一点一滴地渗透,直至全身细胞更新换代才意识到‘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大不相同。”

  在复旦大学,文科生修读理科模块课程后很有收获。中国语言文学系2013级本科生秦雨溪说:“作为一个文科生,‘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和‘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两个模块课程的修读,使我不再局限于用自己专业所学知识去理解问题,初步建立了一种理性的逻辑思维方式。”

  对文科生是帮助建立理性思维方法,对理科生呢?“通识课程让我对人文生活和自然世界的把握更加中肯,避免了因长期拘泥于某一学科而产生的偏见。对我而言,这一点是通识教育的重要价值所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3级本科生冯尚说。

  在清华大学新雅书院2014级本科生何雪梅眼中,在新雅接受通识教育是一次“甜蜜的修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时常问答交流,异议与辩论也常常出现。老师之于学生不仅仅是单向的传道授业解惑,更像是引路人、同行的伙伴。”她的同学黄馨仪也感到在新雅上课是一种独特的体验,“我感觉永远读不尽书,感觉对真理的探索无法穷尽。这是超越技术与科学的人文体验。”

上一条:厦门华厦学院参加第三届博雅教育国际研讨会
下一条:通识教育之路怎么走 ——透视通识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