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中心资讯 >> 正文

南开大学推出新教改 向社会"招标"通识教育课程

2017-03-30 10:03:53  点击:[]


成才之道中外相通

“我在做化学研究时,很多灵感都来自艺术、生活。”——弗雷泽

“从事科学工作的人,如果真的能用艺术的情感来感受生活,他肯定有情怀,即使他不从事艺术,也可以发挥看不见的艺术情怀。”——冯骥才

一项对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学专业的分析显示,除物理学奖获得者80%是学物理出身外,他奖项非本专业获奖者的比例很高,其中大约85%的诺贝尔奖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都不是学生物专业的。这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科学发展到现在已经高度交叉、融合。

2月25日,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弗雷泽与中国当代作家、艺术家冯骥才的一场关于“科学与艺术”跨界对话给出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如何融合的建议。

冯骥才和弗雷泽都是天津大学教授,教育与人才培养是两人都关心的话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十几年前,钱学森老先生提出的这道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至今仍等待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对此冯骥才直言不讳地指出:“在专业的学科领域里面,人文和科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人文学院里面,我们听不到科学的话题;理工学院里面也没有艺术的课程。这是不是教育的偏激?我不知道。现在很多中国的大学在考虑如何建综合性的大学。但是,即使在综合类的大学里面,理工的学院和文学的学院还是各立门户,来往并不多。”

弗雷泽用自己的求学和生活经历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上高中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将来要从事学术生涯。我受益于苏格兰教育。因为在苏格兰启蒙运动之后,就像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主张的平等思想,包括教育当中也是如此,贯穿这种全科教育的思维。从我上中学到读爱丁堡上大学,我所学的课程涵盖了英语文学、艺术、数学、地理、历史、物理、生物、化学各个学科。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这个人口很少的地方,仅化学领域就产生了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在做化学研究时,很多灵感都来自艺术、生活。”

对话中,冯骥才表示认可和赞同,“从小就要注重全面的教育,关键是心灵的教育。培养杰出的人才,需要培养他心灵的丰满、丰盈,他对世界感知的能力。从事科学工作的人,如果真的能用艺术的情感来感受生活,他肯定有情怀,即使他不从事艺术,也可以发挥看不见的艺术情怀。”冯骥才艺术研究院里有着一大批投身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其中也不乏跨专业来此的理科生、工科生。

此时,选修《航拍摄影理论与创作》这门课程的南开学子马赵霖亲身感受到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虽然为了成绩选E课是没有意义的,但这门通识课却让我受益匪浅。亲眼见识到大疆无人机飞向高空,轻松录制4k视频,甚至可以亲自上手操作无人机,这是在以前的理论类的课程里无法想象的。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我们更容易理解,更想去学习这门课程。我是电信专业的,学院有一些老师就是做这种无人机平台开发的,提前了解相关知识对我很有帮助。”

上一条:人文教师带队喜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奖项
下一条:人文通识系列讲座--第132期《人际交流中的幽默与雄辩》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