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专题 >> 通识专题 >> 正文

厦门华厦学院人文通识系列讲座第160期《中国古钱币文化》讲座顺利开讲

2018-12-17 22:27:19  点击:[]


1211号下午,我校人文通识系列讲座第160期《中国古钱币文化》在商道讲堂顺利举行。讲座邀请了东北大学工学博士、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副教授卜庆才教授讲述中国古钱币文化。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刘海翔教授及一百多名学生到场聆听。


中国古钱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纷敏,多姿多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卜庆才教授从钱币的称谓讲起,战国时期称钱称为“泉”、汉代时叫“青蚨”、因古铜钱因外圆内方,也被称为“孔方兄”“家兄”、西晋时被称为“阿堵物”,还有我们熟悉的“腰缠、盘缠”等,每一个称谓背后都有一个特定的朝代和有趣的故事,引发同学们极大地兴趣,继而讲到古钱币的发展演变过程,古钱币铸造技术及发展,比如从先秦的泥范、石范、到翻砂工艺;铸币用的材料,从清朝的铜锌合金到明朝的黄铜,后来的银币“袁大头”等,也让同学们明白了我们常用的词汇“模范”“有范儿”等词汇的历史出处。以古钱币为内涵的中国货币文化,不仅反映出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及铸造技术进程,以钱文为主的古钱币,还反映出中国文字和书法艺术的发展状况。

(同学们对古钱币知识产生浓厚兴趣认真听讲)

卜庆才老师还告诉同学们古钱币收藏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收藏中的误区和注意事项。让同学们知道收藏的门槛并不高,只要是有纪念价值、人文价值、历史价值的、自己喜爱的都可以收藏。培养自己情有独钟、持之有恒的良好习惯和兴趣爱好。

为了让大家更近距离的感受古钱币的魅力,本次讲座卜教授还特地带来了一些他自己珍藏的古钱币与大家一同分享。

(通识教育中心为卜庆才教授颁发致谢旗)

 

                                                         (通识教育中心供稿)



上一条:我校通识素质拓展活动“第二届朗读者沙龙”顺利举办
下一条:厦门华厦学院第一届“超星杯”通识素养大赛决赛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