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外实践 >> 通识讲座 >> 正文

人文通识系列讲座--第142期《探索·发现闽南文化的过去和今天》报道

2017-11-01 09:16:14  点击:[]


     20171031日下午14:30,伴随着同学们热情的掌声,闽南文化研究学者陈晓峰、徐著华先生和泉州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郑丽萍女士的讲座——“探索·发现闽南的过去和今天”正式开始。

(闽南文化研究学者陈晓峰、徐著华先生和泉州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郑丽萍女士)

陈晓峰老师首先为同学们通过讲解了闽南饭勺的内涵和变迁。最早的时候是用动物的骨头开个口挂身上,作为勺子使用,这就是勺子的雏形。随着历史上千年的演变,饭勺的模样变得精美,寓意也变得丰富。陈晓峰老师家里有三种饭勺:第一种是古早时候结婚用的,代表心心相印,夫妻白头到老。第二种是平常打饭用的,代表丰衣足食。第三种是小的,小孩子挂在胸口,用来辟邪的。现今,家家户户都有饭勺,这已经成为了一日三餐打饭的必备工具,同时以前的独特寓意也流传至今,而闽南饭勺独有的特点就是它呈寿桃型,同时勺柄上雕刻着各种各样的雕花或者图案。

徐著华先生则为大家讲解的著名的晋江安海传统文化和安海安平桥,不禁勾起了小编小时候的记忆。安平桥也叫做“五里桥”,石头搭建起来的五里桥,承载了一代代老年人的回忆,关于年轻时的过去,关于孩童时的往昔。

关于安平桥,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在安平桥的桥头和中庭,坐落着两座石将军,有传言说他们曾被偷走过,但是后面有自己回来了,因此有被称为“不肯去将军”。不过传说真实性并不高,应该是因为闽南人对家族观念极为看重,但是有又奉行着背井离乡、外出打拼的人生信念,因此很多年轻人在外待久了之后就选择在该处落地安家,留下家里的老人独守空巢,渐渐地,就出现并且流传起这个传言了。

安海,古名湾海。宋开宝年间,唐名臣安金藏的后裔安连济徙居于此,易湾为安,始称“安海”,亦称“安平”。为古代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贾胡与安平商人互市,梯航万国,冲风突浪,足迹遍天下。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安海建制,名为“石井镇”,著名理学家朱熹之父朱松为镇监,后朱熹任同安主薄时常来此讲学,是为“二朱过化”之地,故有“海滨邹鲁”之誉。

徐著华先生认为:对于现在的90后、00后而言,当一些传统文化消失的时候,他们不会感到难过或者可惜,因为对他们对传统文化是没有记忆的,麦当劳肯德基才是他们的记忆,因此,他一直致力于用新颖的方式来吸引年轻人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愿意去传承,守护。

在最后的纪录片中,讲述的是关于豆腐花的技艺传承的故事。

这项做豆腐花的技艺传承了三代人,第一代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第二代人已经近耄耋之年,第三代人也白发苍苍了。老人介绍自己二十二岁开始做豆花,至今已三十余年,做豆花的工序及其严豆花要烧柴火,点卤水不能多也不能少。

在后面老人苦笑着说:“这项技艺算是没有人传承了,因为辛苦,辛苦,不是轻松。”

“独子嘛,是吧。”

“以后家庭也是他的,是吧。”

“能去发展就去发展,不能的话就回来传承手艺,我会在他背后支持他。”

“想挣口饭吃是有的,想发家致富是没有的。”

老人故作轻松的话里,也有说不出的心酸和惋惜。最后抱怨地说了句;“说来说去就一句话,年轻人怕辛苦。”老人带着晋江口音的地道闽南话,让我这个在外长大的游子竟有了亲切感,就像我逝去多年的祖父一样,一个人侧过身抽着烟,他的话,裹挟着尼古丁的味道来到我耳边,听起来苦涩,却令人上瘾。

也许是为人父的伟大,老人终究不勉强儿子传承家里的手艺。

如果年轻这一代人都没有能力甚至不愿承担起传承的责任,那到时候我们又该留下什么给下一代呢?

和其他任何地区一样,闽南文化也有自己独特、悠久的文化历史,学校里的同学们大多都从五湖四海来到这陌生的地方,通过这次讲座,或许可以缓解同学们的陌生感,促进同学们融入这个环境中。期待着下一次对闽南文化丰有更多更深远的了解。

(人文通识系列讲座第141期海报)

上一条:朱水涌教授做客24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人文通识系列讲座
下一条:人文通识系列讲座--第141期《减脂,塑身,健体,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