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3 15:24:23 点击:[]
12月19日,一篇《叶老师的第二课堂》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表,作者为我校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刘海翔教授。《叶老师的第二课堂》叙述了复旦大学教授叶春华的事迹,叶春华教授从教几十年来与自己教过的学生以及素昧平生的新闻工作者书信往来长达几十年,书信数量达到了上千封,书信中凝聚的是叶春华教授对学生的谆谆教导和一颗投身于新闻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刘海翔教授在文章开篇中便高度评价“这是一个当代无法复制的传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品读刘海翔教授的《叶老师的第二课堂》吧!
《叶老师的第二课堂》文章如下:
这是一个当代几乎无法复制的传奇。
今年90岁高龄的叶春华教授,在几十年教学生涯中以及退休后,与教过的大学生研究生、中学母校的校友,甚至是从未谋面的新闻从业者之间鸿雁传书,时间长达几十载,数量达到上千封,可谓中国教育界的一段佳话。
近阅《千封信笺载师道——叶春华与学生书信选》(人民日报出版社)一书,不禁被叶先生字里行间的殷殷之情所打动,只觉质朴中见真情真理。
1951年,叶春华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40余载,曾任复旦新闻系副主任、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著有《报纸编辑》《新闻业务基础》《新闻采写编评》《新闻业务之核——新闻分析原理与应用》等著作。他在综合研究“大新闻业务”基础上,还开拓一门新学科——新闻分析学,其中关于“新闻=事实+价值+传播”的见解,关于新闻结构“虎头蛇尾”形式的见解等,或革新,或翻新,或创造,独辟研究蹊径。
对广大读者来说,书信类的书籍当以《傅雷家书》最为有名,那是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家常话。被称为“文艺复兴之父”的意大利作家彼特拉克,有收集自己与他人通信的习惯,而且还喜欢给古人和后人写信,作为抒发自己感想的一种文体,留有名篇《致后人的信》。
《千封信笺载师道》作为个人之间的通信,写的时候自然不会想到有发表的一天,所以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接地气,更加有“围炉夜话”般的亲切感。叶老师反复教诲,要把“准确”放在文风要求的第一位,在他看来,内容第一,形式和文字技巧第二。他鼓励学生多了解、研究、认识社会实际,把心和力结合起来办事,真正地走向和做到“贴近群众”。这些道理简洁明快、朴素直白,但都具有方向性意义。
叶老师认为教育是教师的天职。他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坦诚实用的建议,为已经不在自己课堂里的学生答疑解惑,从而达到谈心、解惑、传道、育人的效果。他把书信当作第二课堂,把自己在课堂上没讲或来不及讲的东西,都掏心掏肺地传授给了学生。他用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歌德的“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来告诫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除帮助学生提高新闻业务水平与能力外,更指引学生处世做人的道理。这种独特的个别辅导,是老师对学生的交代,是新闻前辈对后来者的嘱托,生动阐释并体现了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同时他又将师生关系转变为师友关系:师无常师,生无常生,亦师亦友,亦生亦师。
让我深受触动的,是现年叶老师在晚年回顾自己的生活时说:不要和别人攀比,因为天赋、基础、条件等都不一样。如果要比,就与自己比,你努力点,就会比“旧我”好一点;你更努力点,就会比“今我”更好一点。
在现代社会,当纸质书信这样一种交流方式离我们大部分人越来越远的时候,读《千封信笺载师道》,不免让人生出几许感慨:亲友之间情感的沟通和倾诉、师生之间风云际会的交流和头脑风暴,在碎片化和短平快的电信网络体文字中,如何得到承载和记录呢?
上一条:厦门华厦学院刘海翔教授负责英文审校的专著《“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东盟十国》顺利出版 下一条:通识教育中心召开2019通识选修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