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全校通识必修课程已于2022年春季在厦门华厦学院首次正式开课,我校2021级全体新生近2000名学生参与本门课程的学习。 厦门华厦学院首设“数字素养”为主题的课程,这是我校针对数字经济时代下,大学生应具备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基本素养培养的一次尝试,也是全省第一次大规模尝试。《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课程由华厦学院通识教育中心承担,系全校性通识必修课程,面对2021级全体本科新生,推动大学生数字...
我校通识教育中心组织大学生数学教研室及计算机教研室于2022年3月29日下午在齐礼楼602会议室召开数学、计算机教学工作会,会议重点在于有关数学教研室及学生成绩提升的教学研讨。会议由数学教研室主任倪丹老师主持,厦门华厦学院副校长、数字素养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雷教授、校通识课程建设委员会主任刘海翔教授及校大学生数学教研室、计算机教研室成员参加本次会议。会上,倪丹老师指出我校公共数学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汇报...
中国教育电视台《仰望星空》栏目主持人方静于2012年1月5日对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厦门市政协原主席、厦门华厦学院创校名誉理事长蔡望怀进行专题采访。蔡望怀创校名誉理事长在接受专访时谈到: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点燃对高尚美好事物的热爱,点燃奋发上进的动力,点燃追求真理的激情。一定要去追求那些融入你的躯体、培植在你心田上抹不去的东西,那才是教育的真谛和精髓。(创校名誉理事长蔡望怀畅谈教育——2012.1.5...
根据 “厦门华厦学院本科生课外创新实践学分管理实施办法”,为了规范厦门华厦学院本科生课外创新实践学分管理及发放,具体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审核流程及平台管理办法如下,(注:下文中厦门华厦学院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学分,简称:活动学分) :(一)各学院(部)应于学期初将本学期拟开展的常规活动学分提交至通识教育中心审核(附件1)。(二)在学期内,涉及活动学分的临时活动,各学院(部)需提前两周以上进行纸质材料(附件...
数字素养已经成为数字化时代公民参加经济和社会的必备“生存技能”,引领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为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助力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经济转型升级,2022年1月11日下午,厦门华厦学院2022年第一次“数字素养”教育教学研讨会在齐礼楼819会议室召开。厦门华厦学院副校长、数字素养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雷教授、校长助理、数字素养办公室主任王宁教授、厦门华厦学院特聘教师王备战教授、校通识课程建...
我校教务处、通识教育中心于2022年1月14日召开各部门微华厦平台学分发放规范会议,重点介绍将于2021-2022年第二学期开始试行的“厦门华厦学院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申请学分流程及平台的管理”文件。校团委、学生处、规划处、各学院等微华厦平台管理人员参会。会上,校长助理、通识教育中心主任王宁教授总结了目前各学院(部)在“微华厦”平台有关活动创建审核及学分发放的做法,并强调要严格按照“厦门华厦学院本科生课外创新实践...
2021年12月28日下午,厦门华厦学院人文通识系列讲座第200期暨数字素养系列讲座之五《人工智能健康医疗的研究与应用》在明德厅2顺利举办。此次讲座邀请到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医学院消化病学系双聘教授王连生老师,向我校师生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研究与应用。我校百余名师生到场聆听。(王连生老师在讲座中)讲座伊始,王连生老师向师生展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历程,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领域的赋能。紧接着利用时...
—— 双选权申请介绍 ——为更好地服务同学,让有强烈意愿选修习某门课程的同学们具有更大的机率入选,特试行通识选课学生“双选权”办法。本次申请限21-22学年第2学期部分选修课程—— 具体实行课程 ——本学期将在《思辨与写作》、《自然文学经典导读》、《酒悦生活》、《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中华花艺插花艺术》、《网页爬虫与大数据分析》六门课程试行。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确定选课学生。注:1.《中华花艺插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