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彰显学校的地域特色,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化素养,厦门华厦学院聘请曲晓妮老师开设了极具闽南地域文化的《闽南语与闽南文化》通识选修课程。曲老师是厦门市诗词吟诵项目的传承人,一直坚持用闽南语朗读中国经典。曲老师热爱闽南文化,为我校通识选修的各专业学生带来了传承闽南文化的热情,促进新老厦门人的融合。 (曲晓妮老师在厦门华厦学院授课中)通识选修课《闽南语与闽南文化》将闽南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融合实践活动,...
各二级学院: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庆祝建校二十八周年,提升数字素养能力,数字素养教育办公室、通识教育中心、校学生处与校团委将联合举办“首届数字素养暨第四届通识素养大赛(超星杯)”,(初赛时间:11月8日-15日;决赛时间:11月30日),在营造校庆氛围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通识素养,丰富课余生活。通过素养测试,对学生个人的学业与成长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为更好地推进本项活动的开展,以...
为彰显学校的地域特色,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化素养,切实推进我校美育工作,厦门华厦学院创新育人模式,聘请南音大师卓圣翔及其学生罗纯祯为任课教师,在厦门地区的高校中率先将南音作为通识选修课,开设了极具闽南地域文化的《邂逅南音》课程。两位老师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音”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们专业的南音艺术修养和丰富的南音教学、表演经验,为我校通识选修的各专业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南音体验。(...
致2021级新生:为让新生更早的接触大学学习,增进对大学多元学习生活的了解和适应性,在新生入学手册中介绍“入校前通识课程修读办法”,通识中心针对新生开设两门交叉领域的通识选修课程,供新生修读。现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大学启示录:如何读大学?》两门前先修课修读时间及考试提醒如下:1.两门课程修读截止时间:2021年10月28日23:59:59。2.《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考试时间为:2021年10月30日(在此时间内参与均...
因选课人数少于规定开班人数,以下课程班予以撤销:课程任课教师上课班号周次节次[40Ha028a]形体训练[0603012]陈丽萍00210-17一[7-8节][40Ha024b]唐诗宋词赏析[0602002]吴巍澎00210-17一[7-8节][40Ha149a]自然文学经典导读[0401099]LIU HAIXIANG00210-17三[11-12节][40Ha151a]接待礼仪与文化[0609009]刘娜00210-17三[11-12节]通识教育中心2021年9月10
我校通识课程建设委员会主任兼商务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刘海翔老师近日应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专题访谈,在一个小时的节目时间里,畅谈由刘海翔教授翻译、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两部译著,《能源传:一部人类生存危机史》和《耶鲁考古小历史》,并于2021年7月26日晚间在央广“品味书香”栏目顺利播出。《品味书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强力主打节目之一,在每晚的9点到10点黄金时间播出。关于《能源传》,刘海翔教授指出...
2021年6月22日,由厦门华厦学院通识教育中心和人文学院联合主办的《北山论坛》“看世界”系列活动第三期在我校文体中心如春厅举行。我校艺术教育系主任朱晓乐副教授、艺术教育系音乐学教师吴轩博士就乌克兰乐派、乌克兰风情、中乌文化差异等展开主题研讨。我校校长助理通识教育中心主任王宁教授致辞,我校通识课程建设委员会主任刘海翔教授主持论坛,线上线下共百余名师生参与了论坛研讨。 (《北山论坛》活动现场)论坛伊始,王...
2021年6月10日下午,厦门华厦学院人文通识系列讲座第194期《区块链起源、关键信息及应用》在俊秀厅开讲。本次讲座邀请了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系副主任江敏教授分享区块链的起源、关键技术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我校师生450多人参加了讲座。(江敏教授正在演讲)江敏教授在一番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分享了关于区块链的四个内容,包括区块链是如何工作的、区块链2.0是什么、区块链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区块链在中国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