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切实提高创业技能,拓展就业渠道,2021年11月9日下午,厦门华厦学院人文通识系列讲座第195期《暖心助航创就青春》项目路演主题创业服务活动在俊秀报告厅举行,现场200余名学生参加。本场讲座邀请了两位主讲人,分别为厦门市人社局入库专家、天使投资人沈鸿辉;以及尚势(厦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注册企业培训师曾楚涵。 沈鸿辉正在演讲专家团为我校应届毕业生详细解读了创业服务政策...
为彰显学校的地域特色,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化素养,厦门华厦学院聘请曲晓妮老师开设了极具闽南地域文化的《闽南语与闽南文化》通识选修课程。曲老师是厦门市诗词吟诵项目的传承人,一直坚持用闽南语朗读中国经典。曲老师热爱闽南文化,为我校通识选修的各专业学生带来了传承闽南文化的热情,促进新老厦门人的融合。 (曲晓妮老师在厦门华厦学院授课中)通识选修课《闽南语与闽南文化》将闽南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融合实践活动,...
为彰显学校的地域特色,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化素养,切实推进我校美育工作,厦门华厦学院创新育人模式,聘请南音大师卓圣翔及其学生罗纯祯为任课教师,在厦门地区的高校中率先将南音作为通识选修课,开设了极具闽南地域文化的《邂逅南音》课程。两位老师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音”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们专业的南音艺术修养和丰富的南音教学、表演经验,为我校通识选修的各专业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南音体验。(...
我校通识课程建设委员会主任兼商务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刘海翔老师近日应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专题访谈,在一个小时的节目时间里,畅谈由刘海翔教授翻译、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两部译著,《能源传:一部人类生存危机史》和《耶鲁考古小历史》,并于2021年7月26日晚间在央广“品味书香”栏目顺利播出。《品味书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强力主打节目之一,在每晚的9点到10点黄金时间播出。关于《能源传》,刘海翔教授指出...
2021年6月22日,由厦门华厦学院通识教育中心和人文学院联合主办的《北山论坛》“看世界”系列活动第三期在我校文体中心如春厅举行。我校艺术教育系主任朱晓乐副教授、艺术教育系音乐学教师吴轩博士就乌克兰乐派、乌克兰风情、中乌文化差异等展开主题研讨。我校校长助理通识教育中心主任王宁教授致辞,我校通识课程建设委员会主任刘海翔教授主持论坛,线上线下共百余名师生参与了论坛研讨。 (《北山论坛》活动现场)论坛伊始,王...
2021年6月10日下午,厦门华厦学院人文通识系列讲座第194期《区块链起源、关键信息及应用》在俊秀厅开讲。本次讲座邀请了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系副主任江敏教授分享区块链的起源、关键技术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我校师生450多人参加了讲座。(江敏教授正在演讲)江敏教授在一番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分享了关于区块链的四个内容,包括区块链是如何工作的、区块链2.0是什么、区块链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区块链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2021年5月25日下午,厦门华厦学院人文通识系列讲座第193期《双循环格局下的厦门外贸》在至善厅开讲。本次讲座邀请了厦门宏鹏发集团董事总经理丘彪伦介绍后疫情时期,双循化格局下厦门外贸的发展现状和态势。 (《双循环格局下的厦门外贸》在至善厅开讲)丘彪伦总经理先进行一番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分享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贸易的影响以及中国作出的应对措施,就是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
2021年5月20日下午,厦门华厦学院人文通识系列讲座第192期《软件工程50年》在俊秀厅开讲,本次讲座邀请了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备战教授向我校师生介绍软件工程的发展史。本次讲座由华厦学院通识教育中心和校学术委员会共同举办,旨在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我校四百多名师生到场聆听。(《软件工程50年》在俊秀厅开讲)王备战教授首先以“story teller”的形式引用“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展开软件工程5...
2021年5月18日下午,厦门华厦学院人文通识系列讲座191期《闽南文化的内涵与缘起》在明德厅开讲,本次讲座邀请了闽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小琴介绍丰富的闽南文化,带领大家深入了解闽南的独特魅力。我校两百多名师生到场聆听。(《闽南文化的内涵与缘起》在明德厅开讲)讲座伊始,张小琴副教授从文化的概念说起,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进而畅谈闽南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多种文化。列举闽南文化在衣食住行当中...